提起*河大家都知道,那么“废*河”呢?可能很多人都回答不上来了,其实,废*河在江苏境内,流经淮安、徐州等地。“废*河”原先是古淮河,为什么如今却被“更名改姓”了呢?
要想知其原因,还要追溯到古代之时的*河大改道!
图片:江苏境内的废*河资料截图
一、*河改道的原因
古代之时,*河的含沙量就非常大,有着“善决”的特点,每一次决口,都会给沿线居民带来很大的危害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古人想了一个办法,就是“改道”,这一方法非常实用,从十世纪起,改道就成为了治理*河水患的常用之法,也是必然之举。
当然,除了解决水患问题之外,改道对于*事战略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,例如在宋朝之时,金人灭辽之后大举发兵,攻打宋朝。北宋大*难以抵挡,节节败退,没多久,北宋都城汴梁就被辽*攻取了,皇室宗亲全成了阶下之囚,被俘虏到了北方。
残余的皇室势力为了躲避辽兵,只得举国南迁,落荒而逃,公元年时,杜充将*想出一计,用*河之水阻断追兵,于是,一声令下,士兵们扒开了位于今天河南滑县的堤坝,使得*河决口。
图片:*河决口剧照
后来,这一方法被后世效仿,例如蒙古铁骑攻打金国时,金国同样扒开了*河口,阻止蒙古大*南下,又如抗战时期,蒋介石也曾采用这一策略,扒开了花园口,成功阻止了日*的进攻。
当然,人为决口也带来了很大的问题,就是加速了*河东决,进而导致*河改道,原先*河流经今天的河南浚县,人为决口之后便流入了淮河,往后的七百年里都是如此!
元朝之时,*河决口问题越发突显,而淮河支流水系首先受到影响,这给附近居民都带来很大的损失,*府官员们不得不重视这一问题。
公元年时,水利专家贾鲁开始治河行动,采用“疏塞并用”的方式,对*河故道进行多次整治。就这样,形成了从河南封丘到徐州,继而夺淮入海的*河故道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:废*河走向
二、“废*河”的由来
明朝之时,*府治河的目的变成了“保运”,因为此时我国经济中心已经南移,朝廷的税赋主要是由京杭大运河输送,而*河与京杭大运河有一段是相连通的,如果放任*河水患,那么朝廷税赋也将受到影响。
既然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,自然以最高级别的规格进行治理,水利专家潘季驯担起重担,负责治理*河改道之事。于是,潘季驯在洪泽湖地区修起了高家堰,使得水位提升,以便让洪泽湖下游泥沙冲击直下,助推*河淤积的泥沙滚动入海。
当时,潘季驯还面临一个主要的问题,每当*河决堤时,就会演变成几条河流,混乱不堪,所以,必须要统一河道,而这条统一之后的河道便是我们今天讲到的“废*河”了,那么为什么要在前面加个废字呢?此事就要涉及到清朝治河之事了。
图片:治理*河改道剧照
清朝咸丰帝统治期间,位于现今开封兰考一道的河堤出现决口,这一决堤的出现,由原先“夺淮入海”,变成了直穿运河夺大清河入海!就这样,七百多年的“夺淮入海”结束了。
看到这也许有人要问了,既然河流决堤,清*府为何放任不管,不加干涉呢?其实,主要是当时清*府忙于应对农民起义*,太平天国势力正盛,没有多余的精力来治理水患。
值得一提的是,当年潘季驯主持修筑的“单一河道”并没有受到影响,所以,后人为了区分今*河和“夺淮入海”的*河,便取了“废*河”这一名字,以便更加直观的区别。
图片:清*忙于应对农民起义*剧照
三、改道之后的危害
咸丰帝统治期间,*河这一改道结束了“夺淮入海”的历史事件,但是也带来了更大的麻烦。例如,每当*河水患泛滥时,多余的泥沙就会堆积到岸边,而水患退去之后,泥沙并没有被一同带走,而是堆积了下来,越积越多。
要知道,*河所携带的泥沙比较粗糙,使得当地盐碱化现象加剧,继而导致土地肥力下降,农作物减产,直接影响到当地居民的收入。
不仅如此,*河改道之后,原先水流不断的河道变得干枯,在狂风的驱动下,这些沙子随风而下,将许多田地吞噬,使得民众无家可归,甚至交通要道也会受到影响,长期发展之下,风沙越来越多,原本的绿地变成了荒漠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:泥沙越堆越多
更严重的是,改道之后*河决口的次数并没有减少,反而越来越频繁,此时*河虽远离淮河,然而*河闹洪水之时,淮河流域地区仍然会受到波及。众所周知,水灾淹没田地,损毁房屋,还会造成生命危险,据史料记载,从晚清到民国期间,像豫东、鲁西南等地,都曾多次受到*河决口造成的水灾影响。
除此之外,*河改道对运河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自元朝起,大运河就给统治阶级带来了极大的利益,通过漕运可以加速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,促进发展。而元朝也对大运河进行了改道,原本流经河南的运河,改道之后流经地变为了苏北和山东。
同时,改道也使得*河成为了“苏北到鲁西南”一带运河的水源支撑。所以,*河稳定与否,也直接影响了这一带漕运的兴旺。在漕运的影响下,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许多商业发达的城市,如高邮、淮阴等地。
清末*河改道之后,决口现象频发,运河也受到了影响,这直接导致淮河漕运出了问题,泥沙不断淤积,水位不断变浅,本来就是靠着漕运才发展起来的商业城市,很快又衰落了下去,正所谓,“漕运兴,商业兴;漕运衰,商业衰”。
图片:淮河漕运剧照
四、总结
人类作为地球上最智慧的生物,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,让世间万物更好地为我们提供服务,不过,我们在利用规律之时,一定要把握好,根据实际而行。特别是*河的治理,更是要注重科学的方式,以万民为重,而不是以方便为重。
如今,*河水患已平静了下来,不再像古代之时那么频繁,这背后是一代代人辛苦留下来的成果,我们要懂得珍惜,并懂得感恩。
文章作者:子皓君
整篇图文由子皓影视制作工作室原创制作!